9月地方债供给规模下降 四季度计划发行规模已超8700亿元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7日电(张天源) 2025年9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下降,据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显示,9月地方债发行额约8519亿元,其中,一般债发行额约为2219.77亿元,专项债发行额约为6299.3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人士表示,9月地方债供应平稳有序,受益于上半年发行工作前置,2025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节奏为近年来较高。
地方债供给规模整体回落
9月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的发行规模均较三季度前两月出现了一定回落。据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显示,新增专项债发行量约为4130亿元,为今年三季度最低;新增一般债发行量也有所下降,约为509.71亿元,较8月减少近40%。
此外,9月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也有所下调,地方债发行规模为3878.48亿元,三季度以来逐月递减。其中,一般债1710.05亿元,专项债2168.42亿元。据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显示,今年全国有33个地区(省和计划单列市)启动再融资专项置换债发行,截至发稿,已有32个地区的发行工作已完成,仅河南尚未完成;累计完成发行规模为19923.80亿元,以2万亿元额度计算,今年的再融资置换债发行进程已超过99%。
从发行期限来看,9月份地方政府债平均发行期限为15.17年,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其中置换专项债发行期限达28年,较上月的20年明显走阔,新增一般债发行期限升至回落至8年,新增专项债平均发行期限则走阔至18年以上,为本年度来最高。
从发行利差来看,本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延续高位,走阔至22.28BP,为24年以来最高。分期限来看,其中15年期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最高,但较上月收窄至27.64BP。本月5年期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均明显进一步走阔至17BP以上,7年期利差大幅走阔至20BP以上。分地区来看,天津、内蒙古等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较高,均为28BP左右,而浙江、深圳等地发行利差较低。
固收分析师唐元懋指出,9月地方债利差呈现小幅走阔趋势,表明市场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关注度有所上升。截至9月末,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已完成全年计划的83.6%,显示地方政府融资节奏显著加快。
四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已超8700亿元
据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统计,四季度各省、计划单列市披露发行计划8740.4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再融资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再融资专项债占比分别为7%(620.05 亿元)、19%(1695.19亿元)、57%(4992.75亿元)、17%(1432.43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2025年四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压力预计持平于2024年,但需考虑2026年新增地方债靠前发行的问题。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9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固收分析师杜渐认为,地方债提前批额度为下一年度部分新增额度的提前下达,而非提前发行。往年提前批下达时间多集中在11~12月,今年下达时间偏早,不排除4季度提前使用部分化债额度的可能,但集中发行仍需到2026年1季度。
展望未来,民生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表示,四季度地方债仍具配置价值,尤其在利差压缩背景下,新券具备性价比。短端地方债在跨季资金面宽松环境下值得关注,而中长端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处于高位,配置吸引力强。流动性方面,四季度中期资金到期量大,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或降准提供流动性支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目录 返回
首页